目前全球大米價格已經飆升至11年來的最高水平,而隨著印度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對農戶的補貼,厄爾尼諾現象威脅主產國的稻米生產,這意味著全球米價可能進一步上漲。自印度政府將稻米最低收購價格上調7%后,國內大米價格已經上漲了9%,創下五年來的新高,這也促使其他出口國開始提高價格。
大米是超過30億人的主食,近90%的稻米產自亞洲,而厄爾尼諾天氣模式通常會導致亞洲降雨量減少。即使在厄爾尼諾現象擾亂稻米生產之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大米價格指數就已經徘徊在11年來的高點之上。目前泰國和越南的大米出口價格已升至兩年多的高位。
美國農業部稱,隨著近年來大米需求上升,由于中國和印度等主產國的庫存下降,全球大米庫存預計到2023/24年底將降至六年低點1.702億噸。一家全球貿易公司駐新德里的貿易商稱,如果稻米單產大幅下降,那么大米價格可能上漲五分之一或更多,因為厄爾尼諾現象意味著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的二季稻米單產將低于正常水平。在5月份降雨量比正常水平低了26%后,第二大出口國泰國政府敦促農民只種植一種稻米作物。
上海一位分析師稱,作為最大的大米生產國,中國的天氣不利于早季稻米作物生長,但高庫存將會平衡供需狀況。大米價格飆升也促使對價格敏感的非洲買家放慢了采購,不過印尼和菲律賓等一些亞洲買家一直在增加庫存,并增加從傳統供應商越南的采購。上個月印尼與印度簽署了一項罕見的協議,如果厄爾尼諾現象擾亂春國內供應,印尼將從印度進口100萬噸大米。印尼通常從鄰國泰國和越南購買大米。